|
真空感應熔煉爐發展及優勢感應爐的發展 1831年,法拉第(M.Faraday)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當通過閉合導體回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時,回路中就產生感應電流。根據電磁感應現象,法拉第創立了現代感應加熱的概念。1890年瑞典人發明了第1臺感應熔煉爐——開槽式有芯爐,1916年美國人制造出閉槽式有芯爐,用于有色金屬的冶煉。工頻爐產生于20世紀30年代,1921年無芯爐在美國出現,采用火花式中頻電源,后來出現了中頻機組電源和現在的晶閘管變頻電源,工頻無芯爐的產生已經是20世紀30年代了。 1957年,美國所研制的晶閘管,標志了現代電力電子技術的開始,也引領著感應加熱技術進入到實際應用當中。1966年,瑞士和西德首先利用晶閘管研制感應加熱裝置,從此感應加熱技術開始飛速發展。不久高頻電源、倍頻電源等也因為不同的工藝要求而相繼出現。 我國的感應加熱處理技術真正始于1956年,從前蘇聯引進,主要應用于汽車工業。20世紀后期,隨著電源設備制造業的發展,感應淬火工藝裝備也緊隨其后發展起來,F在我國感應淬火工藝裝備日益擴大,產品品種繁多,原來需要進口的裝備逐漸被國產產品取代,在為國家節省外匯的同時,也發展了國內的相關企業。目前,感應加熱制造業的主要服務對象主要是汽車制造業,今后現代冶金工業將對感應加熱有著較高的需求。 目前,感應熔煉領域技術的發展正在向以下幾個方向進行: 1)高頻電源采用半導體功率器件,輸出功率越來越大。 2)中頻感應熔煉爐,電源功率越大,整流的脈波數較多,配置的爐體越來越大。 3)真空感應爐的噸位越來越大。 4)特種感應加熱,被加熱金屬溫度控制的精度誤差越來越小。 5)感應加熱的多供電電源(一拖多)功率越來越大,拖的爐子越來越多。 6)計算機軟件對其系統的檢測、控制、管理,正趨于簡單化、智能化、網絡化,并具備故障自診斷功能等。 真空感應熔煉爐加熱的主要優點 1)加熱速度快。 由于感應加熱過程主要是依靠電磁感應透熱加上熱量傳輸的方式實現,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能夠將物料加熱到預期的深度和溫度。 2)熱量損失少、加熱效率較高。 在感應加熱的過程中,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傳遞進行的,所受外界影響較小,能量擴散少,提高了加熱效率。 3)污染少。 加熱的能源主要是電能,加熱過程中不會產生有害的氣體和其他污染物,屬于新型的清潔能源類型。 4)加工質量比較高。 由于加熱速度較快,再加上保護氣體的作用,使得金屬表面氧化的幾率大大降低,熔煉出的金屬品質也較好。 5)易于實現自動與手動控制。 由于加熱源的主要參數是電源的功率和頻率,電流在加熱過程中,通過對電源電流、頻率的改變,來改變溫度的提升以及保溫,感應爐操作起來簡單易行。 功能描述:主要用于鎂合金的熔煉,也可用于熔煉鋼、合金鋼、特種鋼、鑄鐵等黑色金屬材料以及不銹鋼、鋅等有色金屬材料。 基本功能: 感應加熱;電動控制爐體內澆鑄;配有保護氣氛裝置;熔體溫度可控;在不破壞真空度的情況下多次加料、取樣、測溫、倒料;爐蓋上裝有固定抽拉視鏡,用于觀察和掌握爐內熔煉情況;爐體上設有側門,能放取錠模;爐體內澆鑄錠模帶有分段加熱裝置,加熱溫度可控;爐體內澆鑄錠模臺底部帶水冷循環系統;熔體測溫方式:采用直插式電動測溫。 |